新聞中心/整理
根據統計,台灣每4人中就有一人罹患慢性鼻竇炎,長期會對生理與心理造成不少負擔。羅東博愛醫院日前獨家引進全台最新型耳鼻喉科「電磁立體定位導航系統」,利用3D影像呈現複雜的鼻腔構造,去除病灶快狠準,大大提升手術精準度。邱國欽醫療副院長表示,羅東博愛醫院力求大小手術的病患都能擁有最好的照護,本院提供全台最先進的療程,是宜蘭鄉親一大福音。
環境空氣品質差,不少人深受鼻炎所苦,其中又以鼻竇炎最嚴重,鼻涕、鼻塞整日不停歇,日常生活甚至睡眠都受到干擾。
過去治療嚴重鼻竇炎依靠內視鏡手術,器材深入鼻腔,將嚴重病變的組織去除,讓鼻竇開口恢復通暢;但內視鏡提供2D平面影像,較無法精準切除,醫師在靠近腦部與眼部等危險區域動刀也較為保守;若病灶未徹底清除,疾病便可能復發。顱底腫瘤手術也因位置臨近重要腦神經及大血管,必須仰賴醫師多年的執刀經驗才能避免傷及重要構造,但有了導航系統輔助後,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鼻腔構造繁複,這套導航系統類似行車衛星導航的原理,應用在鼻竇手術上,藉由磁發射器在鼻腔中建立磁場,器械上附有線圈,能在磁場中精確定位,以3D立體方式呈現在系統螢幕上;病患只需於手術前,頭戴搭載導航參考基準感應器的束帶,即可內建出「鼻腔地圖」。
羅東博愛醫院引進的最新一代電磁立體定位導航系統,同步結合電腦斷層影像與術中3D立體定位,讓醫師清楚辨識鼻腔內病變部位。這項技術,有助醫師精準移除病灶,更能夠協助醫師避開神經、血管等重要構造,大幅降低術後併發症機率,為病人豎立最佳安全防線。
記者會上,耳鼻喉科蔣敬文主任稱讚,開鼻竇手術配合導航系統,就像是黑夜開車除了開車燈,還打開了GPS跟雷達,不僅不會迷路,還能進到危險的死角,節省時間更加安全。
耳鼻喉科醫師陳盈霖表示,高科技手術符合近代手術注重「微創」趨勢,術後幾乎不出血且疼痛感輕微,精準安全,是其最大優勢。
上月底,陳盈霖曾收治一名13歲鼻竇炎病人,以導航系統輔助手術,順利徹底清除病灶,病人隔日出院,恢復狀況良好,現病情穩定並持續追蹤中;利用這套系統,面對鼻腔二度動刀、鼻腔結構改變的病人,醫師也能夠得心應手。
羅東博愛醫院的「電磁立體定位導航系統」為全台最新,是宜花東唯一擁有電磁導航的醫療團隊,臨床使用以來成效良好,為鼻竇微創手術的改良再往前推進一大步。
羅東博愛醫院添購全台最新型「電磁立體定位導航系統」,利用3D影像呈現複雜的鼻腔地圖
羅東博愛醫院副院長邱國欽(右)、耳鼻喉科主任蔣敬文(左2)、主治醫師陳盈霖一同
羅東博愛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陳盈霖表示,耳鼻喉科導航手術符合「微創」趨勢
※本文版權為宜蘭新聞網所有,歡迎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 ws51307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