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整理
林姿妤社工師說:「這群孩子成長歷程中沒有得到好的照顧與對待,普遍缺乏自信且自我防衛心重,透過時間與交心慢慢建立關係,讓孩子敞開心房,教導正確觀念,給予孩子正向的鼓勵與支持,園童未來離開慈懷後,無家庭的支持需要自立生活,希望她能照顧好自己,懂得為自己的生活負責,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慈懷基金會28年來致力於兒少安置保護工作,林社工獲得宜蘭縣政府108年度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表揚「最佳新人獎」。從生活輔導員做起,透過二十四小時陪伴的過程中,更了解這群曾經遭受不當對待、疏忽照顧的孩子,轉職社工用力接住每個孩子的未來,其表現深受肯定。
「社工老師妳長大到現在一路順利,怎麼可能懂我們經歷過什麼!」林社工在慈懷基金會實習階段時曾受過慈懷園童質疑,剛要成為社工的一開始就嚴重受挫。後來經由其他社工的鼓勵,繼續走上助人這條路;園童的一席話,讓林社工得到反思,更努力地去了解孩子們的想法,告訴孩子:「我沒辦法知道妳經歷過的痛苦,但我能同理妳的傷害,我能做到陪伴與幫助妳,妳願意相信我嗎?」透過自我揭露,與孩子拉近距離,也正因為與孩子年齡相距不遠,因此更能懂得孩子們心裡的想法,能夠更靠近孩子一點。
園童小紫曾是讓林社工感到最挫折的個案,總是利用小聰明且態度十分消極,而林社工看見小紫的問題卻無能為力,一次次的衝突讓她與小紫的關係漸漸疲累,直到某天,林社工情緒激動的流著淚告訴小紫:「我真的很想幫妳,而我卻不知道該怎麼幫妳!」這時小紫才態度軟化說出她明白社工的關懷,但她貪玩且想要自由,看見社工這麼難過,後悔自己這樣的行為;這次對談後,小紫漸漸信任與依賴社工且不辜負社工的期望,努力念書、穩定就學,積極考取證照,並成為學校老師稱讚的孩子。

※本文版權為宜蘭新聞網所有,歡迎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 ws51307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