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宋金來/頭城報導
宜蘭縣頭城鎮中元祭典協會於農曆七月一日舉行搶孤破土典禮,今(農曆五日)已完成「飯棚」的搭建,屹立於頭城搶孤文化園區,吸引眾多民眾駐足觀賞。今年的頭城搶孤活動誠摯邀請民眾一同見證這項擁有百年歷史的民俗文化盛事。
根據中元祭典協會總幹事簡英俊的介紹,頭城搶孤活動中的飯棚和孤棚是兩個重要的結構。飯棚,又稱「乞丐棚」,規模相較於孤棚較小。飯棚的棚柱深埋地下六台尺(約兩公尺),棚柱高度約十八公尺,整個飯棚的長度達二十四台尺,寬度十六台尺。棚下兩側各有五支斜撐棚柱,因此搶飯棧時有十名選手參賽。飯棚的棚上擺放著一籮米飯,接著由法師施展「化食法」,確保鬼魂能夠獲得充分的食物供應。飯棚必須於中元節前完成,並於農曆七月十五日將飯棧吊掛上棚,競技則於農曆七月三十日夜子(23時)進行,這也被視為搶孤前的重要熱身,因而被稱為「頭城搶孤第一棧」。
中元祭典協會理事長楊碧村進一步說明,搶孤活動破土典禮後便開始整地,並於農曆七月四日開始搭建飯棚。農曆七月十五日,飯棚將吊掛起來,直至農曆七月三十日《鬼門關》關閉之夜舉行飯棚搶孤競技,這項活動通常被視為搶孤的前哨戰。與孤棚相比,飯棚的規模較小,且主要以施放米飯為主,與孤棚上的米粉、魷魚等祭品有所不同。飯棚的孤柱不會塗油,參加者也不需組隊,屬於個人賽。早期的參加者多為在烏石港批鹽的挑夫,俗稱「高低擔」,這也是頭城搶孤的一大特色。
※本文版權為宜蘭新聞網所有,歡迎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 ws51307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