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正杉/特稿
一片「蔥油餅」造就了多少家庭賴以維生,三星蔥獨特的香味,更被廣泛的應用到蔥油餅中,而這片蔥油餅在旅遊途中,只要嚐一口立刻傳來一陣「小確幸」,但說起宜蘭三星蔥油餅,就應該提到2個人,一個是在民國84年代理三星鄉長的陳歐珀,一個是當時三星地區農會的理事長陳坤,是他們2個人辦起第一屆三星蔥蒜節,除了行銷三星蔥以外,更把這片蔥油餅推廣出去,造就了幾億元的商機,也是 一些民眾養家活口的行道。
現在三星蔥油餅的知名度,就等於是一種財富,縣內外有多少人靠賣蔥油餅養家活口,更有些是靠這片薄餅累積財富的,蔥油餅在記者化憶中是來自山東的老鄉,早期他們隨國軍到台灣來後,偶而會用麵粉加上蔥花及豬油桿出一片麵皮,然後用油煎出來,記者在40年前當兵時,在部隊中就常吃到這些長官做的蔥油餅,這些山東老長官說,蔥油餅是他們家鄉的美食,現在回味還真是一道美食。
蔥油餅原本不是很起眼的食物,20年前的農村還是沒什麼可做為觀光產業的食材,陳歐珀是到三星代理鄉長後,當時三星蔥已是相當搶手了,一到颱風後蔥價就上揚,最高的喊價曾經到每公斤600元,當時的確造成有心人士的攏斷,陳歐珀與三星農地區會理事長陳坤,2人就以推廣農特產品為主,想出用三星蔥來辦活動,因此在86年元旦舉辦了「三星蔥蒜節」,這也是全台灣第一個,以地方特產為主軸舉辦的活動,兩天下來,超過十萬人次來到三星,也成功打響了「三星蔥」的名號,這才有20餘年來的「三星蔥蒜節」。
而在這場活動中最意外的是,陳歐珀與陳坤出點子把三星蔥加到蔥油餅上,許多遊客都覺得這片餅特別好吃,慢慢的一些小攤販便改用三星蔥為主要原料,就這樣到現在只要掛出三星蔥油餅的招牌,可以說都會大排長龍生意很好,譬如天送埤阿婆蔥油餅、羅氏蔥油餅、義豐蔥油餅、百孚蔥油餅等等不計其數,這些店家光是宅配的就桿麵桿到手軟,當然現在有許多是用機器了,否則絕對是供應不求的。
※本文版權為宜蘭新聞網所有,歡迎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 ws51307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