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正杉/整理
腿麻走不了!雖然是一句廣告詞,但在現實的環境中,其實可能是「下肢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PAOD)」!截肢風險恐不遠了!!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外科陳瑞翔醫師指出,許多病患誤把下肢疼痛當成風濕、退化問題,實則血流早已受阻,這類病患常見徵狀包括「間歇性跛行」:走一段路就痛,停下來休息才會舒緩,正是血液供應不足的表現。
🩺四大高風險族群注意:
✅下肢動脈阻塞症狀警訊:
-
行走時腿部疼痛或抽筋
-
小腿或腳掌冰冷麻木
-
傷口不易癒合、腳趾變色
-
夜間腳痛無法平躺入睡
🔬簡單診斷方式:
-
足背動脈/脛後動脈觸診
-
ABI指數(踝肱血壓比)測量
-
血管超音波、血管攝影等檢查
🧑⚕️治療三方向:
-
保守治療:控制血壓、血糖、戒菸、運動
-
藥物治療:抗血小板藥物(如阿斯匹靈)與血管擴張劑
-
血管重建手術:氣球擴張、支架、繞道術恢復血流
陳瑞翔醫師提醒,PAOD不只影響生活品質,更可能增加心肌梗塞與中風風險,很多人拖到腳黑才來就醫,治療風險已經很高,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是預防截肢關鍵。

腳麻走不了!竟是下肢血管阻塞前兆

腳麻走不了!竟是下肢血管阻塞前兆
※本文版權為宜蘭新聞網所有,歡迎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 ws51307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