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浦縣竹馬戲薌劇傳藝中心演出。

【記者林周龍/宜蘭報導】

為促進兩岸傳統藝術交流,「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邀請大陸地區福建省「漳浦縣竹馬戲/薌劇傳承保護中心」來臺巡演,元旦連假期間到國立傳藝中心演出2天,民眾首次欣賞到類似台灣歌仔戲傳統戲曲,感到相當好奇。

傳藝中心指出,「薌劇」是福建省五大地方劇種之一,也是與臺灣歌仔戲同根同源之傳統戲曲,其曲調優美,尤其「哭調」豐富動情,有極強的感染力,而「竹馬戲」則是一種古樸而稀少的民間歌舞小戲,享有「戲曲活化石」之譽,約有三百餘年歷史,漳州地區曾經流行於漳浦、南靖、華安、平和等縣,尤以漳浦縣最為盛行,臺灣也有竹馬戲,俗稱「布馬陣」,又稱「陣戲」,其藝術特點是演員少,節目短,劇目多為反映民間生活的小戲,化妝、道具簡單樸素。
元旦連假受邀前來的福建省「漳浦縣竹馬戲/薌劇傳承保護中心」原為「漳浦縣薌劇團」,成立於1956年,是漳浦縣唯一的專業藝術表演團體,2012年改制為「漳浦縣竹馬戲\薌劇傳承保護中心」,擁有專職專業演職員45人,平均年齡約30歲的年輕主創人員及接受過專業表演訓練的演員,展現大陸新一代薌劇藝術的發展,除了作為漳浦縣唯一專業的薌劇(歌仔戲)表演團體之外,該中心更肩負保護傳承漳浦縣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竹馬戲」的重要使命。

五十多年來,漳浦縣薌劇團先後創作排演了六十多個薌劇傳統和現代劇目,此外,在加強文藝精品創作的同時,傳承「大車鼓」,「唐二別妻」、「昭君和番」,「跑四美」等「竹馬戲」傳統劇目,進行搶救性重塑排演,而這次受邀來臺巡演,將帶來省級指定保存的無形文化資產「竹馬戲」,及將臺灣土生土長的「歌仔戲」傳回大陸閩南地區之後,以其強大的包容力,發展出流傳於漳州地區的新編「薌劇」。

※本文版權為宜蘭新聞網所有,歡迎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您可以透過《Google 新聞》及《LINE TODAY》追蹤 宜蘭新聞網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 ws513078@gmail.com

宜蘭四季皆有活動

廣告

相信你也會想看

歷史上的今天

陳歐珀:大湖溪河道整治徵收價金希望比照農牧用地價格

元旦週末 藝起去宜蘭

縣警局人事異動田獻庭、林志洋分任蘇澳、三星副分局長

壯圍永鎮海灘大體確定是去年底落海捕鰻苗民眾

羅東鎮529位鄰長配發公務自行車

2025 峇里島婚禮夢幻場地推薦|明星們都選擇在這裡說「我願意」![AD]

擅長營造溫馨感人氛圍 - 最專注美式婚禮的婚禮顧問[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