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正杉/整理
22歲的泰雅族少女鈺軒,用雙手和一根根織線,織的不只是美麗飾品,更是一條屬於原民文化的傳承之路。
就讀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創系的她,從小由外祖父母扶養,在宜蘭大同鄉長大,看著外婆在部落教編織,她也自然而然愛上這門技藝。從大一開始鑽研泰雅編織,並在大三將這份熱愛做成畢業作品,把傳統紋樣結合耳環、髮飾等現代飾品,讓泰雅文化走進日常、走上市集。
但夢想路上也有現實阻礙,材料費用不低,讓來自清寒家庭的她一度陷入難關。幸好,羅東博愛醫院羅許基金會適時伸出援手,透過獎助學金連續兩年支持鈺軒追夢,也讓她的創作之路得以延續。她感謝地說:「羅東博愛醫院讓我有勇氣堅持下去,也希望有一天,能反過來幫助更多人。」
同樣受益的,還有羅東高中高三生劉子妍。自幼失去父親,由母親打工扶養長大,卻憑著對化學的熱愛,在全國科展中以「維他命C與銅離子的相遇」嶄露頭角,甚至獲邀赴日參加國際競賽。她說,這份獎助學金不只是經濟援助,更是點亮夢想的光。
這份善意,已經連續播種14年,羅許基金會董事長許國文表示:「我們希望每份資助,都是一顆種子,幫助孩子找到人生方向。」

用編織改寫命運!獎學金讓原民少女圓創業夢

用編織改寫命運!獎學金讓原民少女圓創業夢

用編織改寫命運!獎學金讓原民少女圓創業夢

用編織改寫命運!獎學金讓原民少女圓創業夢
※本文版權為宜蘭新聞網所有,歡迎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 ws51307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