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宋金來/頭城報導
外澳慶天宮奉祀烏面天公,建廟四十四周年,擴大舉辦慶典,106年2月4日(農曆正月八日)星期六,上午7:30分,舞龍、舞獅、數十陣頭熱鬧登場,出巡遶境祈安活動,並於外澳沙灘舉行神聖踩踏炭火(海灘過火),神轎踏浪奔馳,去除惡煞,祈求平安。
祭祀玉皇大帝的頭城鎮外澳慶天宮,非常特別,所祭祀的玉皇大帝神像都是「烏面」黑色臉,共有16尊,分別騎馬、駕麒麟、乘雄獅等,緣由大里慶雲宮分尊而來,在交予神像時,經玉皇大帝諭示,臉部必須以「黑色」金裝,成為烏面天公的典故,神尊騎乘駿馬、良駒豎耳,也成了慶天宮的特色,另有一個特別的祭典科儀,下午一點準時在在慶天宮正對面的外澳沙灘舉辦神聖踩踏炭火的過火儀式,信徒扛神轎、胸抱神像,赤腳踏過炭火堆,當海浪一波接一波,洶湧來襲,神轎、神尊有如踏浪過火一般,將吸引不少信徒參加過火儀式及千人觀禮。
副主委吳正男表示,早期居民靠海維生,地方上有許多的王祿仙(符咒師),會危害地方,民國五十九年間,一吳姓居民為家事要鎮煞避災,前往大里草嶺慶雲宮迎請神威顯赫的二天公(騎馬),到家鎮邪避煞辦法事,隔天神靈丕顯,附身乩童(簡萬),為吳家指點迷津解呃,事後恭送二天公回慶雲宮,但香爐留住吳家祭祀,事隔半年,玉皇上帝「二天公」諭示,地方尚有王祿仙作怪,應速雕刻神像,分靈要在外澳座鎮,遂由信士陳榮昌、簡福壽、吳萬通等共同籌資雕塑,並諭示神像臉為黑色、騎馬,雕刻店裡的一顆開光點睛用的「玉皇上帝印」,陪同回慶天宮安座,確保合境平安,這就是二天公成為烏面天公的沿革。吳正男指出,民國八十四年拆除重建,八十六年落成為現在廟貌,廣場一對大祥獅,經高人指點,需面朝大海,帶領廟前小獅,看顧漁民在海上作業得以平安,四年一次輪值大拜拜,在沙灘舉行炭堆過火,下海洋巡查,是為保佑漁民海上作業一帆風順,滿載而歸。
廣告託播
※本文版權為宜蘭新聞網所有,歡迎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 ws51307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