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正杉/整理
宜蘭地檢署與三星鄉公所清潔隊在清明連假期間共同推動「清明掃墓專案」,於三星鄉第一公墓執行清潔與道路維護,讓掃墓民眾在乾淨舒適的環境中向祖先致敬,也展現出司法制度的「柔性力量」。
🤝檢察長到場關心,表達最高肯定
宜蘭地檢署王以文檢察長今(2日)特地前往現場慰勞社勞人表示:「透過服務社區、參與公共事務,社勞人不僅回饋社會,更在其中體悟人生、建立自我價值,真正達成司法柔性關懷的初衷。」
🌿清明不只是祭祖,更是社會共好
三星鄉公所每年例行推動掃墓專案,但因人力有限,壓力不小。今年地檢署導入社會勞動人力支援,成功緩解公所清潔壓力,也讓社會勞動人以實際行動累積正面能量。
🌿什麼是「柔性司法」?
就是在法律制度中加入教育、關懷與社會復歸的元素,不再只是懲罰,而是讓「錯的人」有機會「重新變好」。
⚖️柔性司法VS傳統司法
項目 | 傳統司法 | 柔性司法 |
---|---|---|
核心目標 | 懲罰犯罪 | 教化與重返社會 |
作法 | 關押、罰金、刑期 | 社會勞動、修復式司法、緩起訴處分 |
關注對象 | 加害者的行為 | 加害者的改變潛力、社會影響 |
成效 | 偶有再犯風險 | 降低再犯、建立正向循環 |
🧰柔性司法的方式有哪些?
社會勞動制度:
讓輕罪者以「無償勞動」代替刑罰,例如協助打掃公墓、清潔公園、社區服務等。修復式司法:
透過對話與道歉機制,讓加害人了解行為造成的傷害,重新建立與被害人、社會的連結。緩起訴處分:
檢察官在特定情況下不提起訴訟,但會要求犯罪者完成指定行為(如公益勞務、戒癮課程等)。
🧠為什麼要推動柔性司法?
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該「直接被關」!
有些人是因誤入歧途、缺乏支持系統或衝動犯罪
這些人若能在制度內接受教育與改變機會,比懲罰更有效
減少再犯、降低監所負擔,也讓社會多一份力量
📍柔性司法=懲罰+希望
像是清明掃墓專案中的社會勞動人,不僅替代刑罰,也在「為社會做事」中重建自我價值,這就是司法最美的樣貌之一。
💬總結一句話:柔性司法不是輕放,而是讓迷途的人,還有機會找回方向。
🔍一分鐘搞懂「社會勞動制度」
**社會勞動(Social Work Service)**是法務部推動的一種「刑罰替代方案」,是指:犯下輕微犯罪的人,可以不進監獄、不繳罰金,改用「無償勞動服務」來代替刑罰。這不是社區服務,而是司法制度的一部分!
⚖️誰會被裁定社會勞動?
主要針對:
初犯
犯罪輕微、沒有重大危害社會秩序
有悔意、願意接受改過機會
常見案例:
酒駕初犯、毀損、竊盜、詐術未遂、違反環保法規等輕罪案件。
🧰社會勞動會做什麼事?
✔ 清掃公園、河岸、墓園
✔ 協助老人食堂、社區活動
✔ 協助公部門庶務、整理文件
✔ 節慶活動現場支援
✔ 清明掃墓專案(如三星鄉公墓)
重點:無給職、具公益性、須按時完成、不可怠惰
💡社會勞動的好處是什麼?
對社勞人 | 對社會 | 對司法系統 |
---|---|---|
不用入監、有改過機會 | 增加公共服務人力 | 減少監所壓力、落實柔性司法 |
體驗服務 → 改變心態 | 美化環境、支援弱勢 | 節省司法資源、提高修復力 |
📌和「社區服務」有什麼不一樣?
名稱 | 法律性質 | 適用對象 |
---|---|---|
社區服務 | 社會福利政策 | 一般志工、學生 |
社會勞動 | 司法刑罰替代 | 輕微犯罪被裁定者 |
💬一句話總結:「社會勞動」是讓犯錯的人,以服務的方式回饋社會,用行動贖回信任與人生。

清明掃墓也能傳愛 社勞人力齊力美化公墓

清明掃墓也能傳愛 社勞人力齊力美化公墓

清明掃墓也能傳愛 社勞人力齊力美化公墓

清明掃墓也能傳愛 社勞人力齊力美化公墓
※本文版權為宜蘭新聞網所有,歡迎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 ws51307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