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宋金來/頭城報導
2020台灣第一波的春雷於元月13日清晨在澎湖附近響起來, 2月4日立春報到(俗稱開春),農民開始忙著在稻田進行插秧,井然有予的美術彩繪,春回大地之時,寫意出一幅田園畫,自然就是最美,寬闊空氣好的田埂間,無染、無疫,健康無慮,秧鳥、候鳥田埂嬉戲,更添增到田彩繪的精彩內容,傳統插秧「倒退嚕原來是向前走」。
一年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農民隨著季節一貫作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培育水稻等收成,提供全民主食的稻米,栽培水稻時,先把種子播種培育成秧苗,然後待種子發芽後長出幾片葉子時,再將這些種苗移種到稻田裡稱為「插秧」俗語叫「播田」,秧苗繼續在稻田裡發育成長,開花結果,結出來的果實就是我們吃的稻米,舊時插秧得的確辛苦,通常需要以秧擔挑秧苗、秧籃裝秧苗置放在秧船、三、四人同時在田間以半蹲姿勢作業;彎腰、赤手、跣足在田泥中倒退走,台語形容「倒退嚕就是向前走或退步原来是向前」,自水田邊側「起工」每人以橫排方式插種五欉,插到第五叢時,移動右腳後退,再插種次排到第三叢時再退左腳,如此反復的步步後退,秧船(腳桶或大臉盆)隨手移動,完成後一片秧苗綠色覆蓋在稻田裡,這是傳統人工「播田」最自然也最美。
水稻為五穀之首,中南部一年可三期、北部天氣涼冷只有二期,早期人工「播田」,現代是機器「播田」,先把稻穀萌芽、培育成一片片的秧苗、約在「立春」開始插秧播田,將秧苗裝置於插秧機在田裡來回穿梭,一天可以完成約二甲地,一分地約二十塊秧苗,一欉約近十顆秧苗,農民技術嫻熟抓住方向操作著插秧機,規則整齊的秧苗布滿田間,雖省時、省力又省工,通過插秧機,秧苗有序、深淺一致,完成田園綠地,但擔心的是天氣變化、水鳥嬉戲糟蹋,昆蟲病害,施肥、噴藥等待開花結果,成穗的金黃稻米,收割、烘培、展米才能提供市面各有所需,現在都是由專職農民一手包辦,約二、三十甲地,一粒飯盛在碗裡,真的不容易,「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廣告託播
※本文版權為宜蘭新聞網所有,歡迎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 ws51307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