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投稿:王守誠/宜蘭縣環評委員
許多民眾可能聽過COP21這個會議,因為環保署及環境相關NGO在2015年左右曾大幅介紹此會議的重要性,各級學校老師也提供不少氣候變遷的教學素材,因此中學生可能比成人更熟悉”氣候變遷”及”全球暖化”這兩個名詞,但更深入的背景科學其實與我們的未來息息相關,卻容易被忽略。
最近聽聞宜蘭縣的政府官員及民代強烈要求中央將「北宜直鐵」納入”前瞻建設”的大餅中,且應該由中央政府負擔全部800億的預算,引發宜蘭環保團體不同意見,對於政策的公開討論及意見交流是形成共識的必要程序,但有個科學上的盲點應該請雙方先設身處地去思考,否則宜蘭的下一代將無法生存。
氣候調適政策很重要嗎?
早在2012年由「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相關專家制定的「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對於各種公共建設及氣候敏感地區已有初步規劃,但在全球氣候協定在2016年生效前後,其實國際上有許多研究氣候變遷的團隊陸續發表研究成果,不同面向的研究已顯示人類可能”無法”在世紀末將全球升溫控制在2度內,尤其NASA的知名學者James E. Hansen的團隊發表50年後(約2065年)海平面可能上升6~9公尺,是目前上升速率約40倍以上,顯然已完全超乎2012年對於「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的設定環境。雪上加霜的情況是,NASA在2017年4月公布,兩極的冰層面積及厚度是從1979年以衛星觀測以來最危險的情況,而且兩極的融冰正在加速中。近期Crowther等人在Nature期刊上發表敏感地區的土壤已經觀察到溫室氣體(甲烷及二氧化碳)散溢的現象,預估單單此效應即會造成2050年增溫1度,IPCC原先定義的2025年左右來到的氣候臨界點(tipping point)可能已經來臨。
「前瞻」的時效有50年嗎?
以2065年海平面上升9公尺估算,我們可以從海平面模擬網頁(http://goo.gl/VTUI0I)上看到海平面上升9公尺對宜蘭平原的影響:宜蘭市及羅東鎮以東均低於上升9公尺的海平面,五結鄉、壯圍鄉沿海均沒於海中,頭城與蘇澳人口密集區域也盡淹沒於水中,宜蘭平原的海岸線要往陸上後撤至少5公里,鐵路與國道五號位於海中間,消失的土地面積超過半個宜蘭平原。
若前瞻建設計劃的規劃者了解”氣候風險”的情境,應該會考慮海平面上升的衝擊而重新規劃土地利用及公共設施,並且加速探勘特有的地熱資源,讓再生能源能盡快取代火力發電;地方父母官及民代應該會協助年輕人全力推動低碳產業,以提升管理效率取代高碳排放的隧道交通設施興建,畢竟800億是出自未來子子孫孫的口袋,而海平面可能會淹沒他們生長的家鄉。
※本文版權為宜蘭新聞網所有,歡迎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 ws51307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