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宋金來/五結報導
二結王公文化節活動,自110年12月11日~12月18日止,今日啟動廟殿兩側龍虎兩廂開工及開幕典禮,七早八早,一群志工婆婆媽媽齊聚廚房,你搓湯圓我煮湯合作無間,紅白湯圓祈神謝平安,象徵著團結圓滿,鄉親信眾吃湯圓,祈求闔家團圓,迎接一年一度的王公文化節,同時五結鄉成年禮活動、傳統藝陣演出、文化市集等,晚間舉辦「福宴」由王公廟輦轎傳承「輦轎之武」揭開第一天的序幕,二結王公文化節重頭戲訂於12月18日下午13時30分舉行「抓童乩、跳過火」。
財團法人二結王公廟董事長張明華指出,二結王公廟龍虎兩廂開工典禮,特邀縣長林姿妙參加祭典儀式,於灌漿動土邀請康濟時老師詩詞唱吟,「龍瞻岫穴仰王公、沐恩有道兩廂動、虎靖妖邪欽德澤、消劫無形壹玎工」寓意龍虎兩廂活躍動土,村民共享王公700多年的感受沐恩,兩廂建築約二層樓高,龍長虎短為主體廟左右雙手,雙雙結合成圓樓特別建築,開工典禮依循古禮,以糯米製成~湯圓,古稱「牢丸」或「粉圓」,糯米具有粘性,搓成圓形,寓意「團結圓滿」,配以甜湯,表示「甜甜蜜蜜」,二結王公龍虎兩廂開工大吉,同時五結鄉也舉辦成年禮活動,場面空前熱絡51位年輕人,跨過木炭火去除穢氣、轉大人賺大錢。
廟方指出,二結王公廟,又名二結鎮安廟,祀奉古公三王, 早在1786年先民自漳浦縣攜帶神像抵達噶瑪蘭,1997年9月28日舉行人工拖廟,將重達六百餘噸的廟體平移150公尺,從坐北朝南後轉180度,改為坐南朝北,完成遷移重大工程保存舊廟,每年農曆11月15日為聖誕千秋,古公三王以醫藥、堪輿、道法之術,為墾眾施藥醫病、分金點穴、降妖伏魔、消災解厄,神跡瀝瀝可鑑,廟會重頭戲碼「抓童乩、跳過火」,2007年1月,二結王公「過火」,經「國家文化總會」評選為台灣十大民俗祭典,「二結王公過火」儀式2011年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2013年登錄為「宗教百景」之一,是最珍貴的文化資產。
二結王公文化節活動,重頭戲為「抓童乩、跳過火」,不可思議的環節引人矚目,王公輦轎自行衝向村子尋找乩童,被圈選乩童,隨之有法力似,一路立站於輦轎扛棍上,進入會場跳過萬斤炭火等神力跡象,吸引民眾觀賞稱奇,王公過火是木炭火堆,全國最大規模也是二結地區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動之一,完成過火儀式緊接著舉辦「鑽轎底求平安」、「取炭、淨衣」,祈求平安、健康「賺」大錢。

二結王公廟龍虎兩廂開工 重頭戲碼「抓童乩、跳過火」12月18日登場

二結王公廟龍虎兩廂開工 重頭戲碼「抓童乩、跳過火」12月18日登場

二結王公廟龍虎兩廂開工 重頭戲碼「抓童乩、跳過火」12月18日登場
廣告託播
※本文版權為宜蘭新聞網所有,歡迎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 ws513078@gmail.com